近七成网友反对高考附加规则 呼吁实现异地高考
请家教热线:
13752559398
首页 > 近七成网友反对高考附加规则 呼吁实现异地高考

      人民网和人民日报政治文化部日前联合推出 “2012年你最关注的十大热点问题调查”。调查显示,截至24日24时,“教育公平”以89412票位居关注度排行榜第四位。参与教育公平分项调查中,68%的网友认为,高考设置地域录取线、加分等多道附加规则最让人感到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公平。

  调查还显示,25.5%网友认为,择校费、赞助费的存在暴露出教育资源在学校之间的分配存在明显差距,24.8%的网友认为部分费用可能流入了一些学校领导的腰包;要确保2012年实现财政性教育经费4%目标,网友观点并不统一,32%的网友认为财政资金应该优先保障教育投入,28%认为还需完善各级各类学校财务制度和会计制度。如果中国开展12年制义务教育,34%网友认为会出现地方的经济发展和财力难以保障,27%则表示会出现向幼教延伸还是向高中延伸难以确定等问题。

  目前, “十大热点问题调查”关注度排在前三的依次是:社会保障、收入分配、社会管理。排在第五位的是“三农问题”。

  网友心声:

  合理配置教育资源 希望实现“异地高考”

  在有关“教育公平”的1000多条留言里,绝大多数在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让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能“异地高考”。

  IP为113.207.124.★的网友留言说,“我是四川巴中的,在浙江宁波打工12年,子女读初中了,现在不得不回家就读,因为教材不一样也不能参加高考,身边有好多人像我这样的情况。国家的教育是该改革了。”还有不少网友建议合理配置教育资源,严惩教育腐败。

  IP:61.164.153.★ 教育部应迅速改革中考、高考户籍管理限制,由教育部发出通知,允许没在户籍地上学的学生直接参加就学地高考。这部分学生分布各省、市,数量较大,已经成为社会问题,应迅速解决。

  IP:61.158.248.★ 相对于财政投入,师资力量的均衡和教师的职业道德应更值得关注和监管,一个不良教师对孩子的身心上的负面影响是无法估量的,而好的师资力量又多集中于重点学校。

  IP:61.191.62.★ 农村义务教育问题很多,孩子步行几小时上学,教室很简陋。城市问题也不少,尤其是小学,一天三回接送,上班族难啊。要积极解决校车及午餐午休问题。

  IP:118.122.176.★ 现在学校乱收费相当严重。尽管义务教育免费,开学不到一星期,学校就要收钱。班费、电灯费、课外读物费、吃饭钱(学生必须在校就餐,还规定每月必须吃多少钱)等五花八门。老师每星期都补课,也要收钱。

  IP:117.41.248.★ 义务教育国家是免费了,但搭车收费的现象却反而更多了,我们这里都两套练习册了,各种“垃圾”书充斥学生书包,要严惩教育腐败。

  原因分析:

  “异地高考”最大阻力在于地方政府

  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显示,中国现有2.2亿人离开户籍地迁居异地工作和生活。这些人以中青年居多,他们的孩子要么被留守在户籍地,要么随迁,但最终还是面临着在读初三时是否回户籍所在地的抉择。孩子不回家读初三参加中考,将不能在户籍所在地获得学籍,也就不能参加四年后的高考;如果选择回去,就必须承受至少四年的骨肉分离生活;如若举家回迁,工作难找,全家生活又成问题。

  也因如此,近年来请求放开“异地高考”的呼声从未间断。甚至在2011年10月,20多位随迁子女家长公布其起草的《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方案》,建议“取消高考户籍限制”,不再把户籍作为高考报名的限制条件,报名资格依据学籍和父母经常居住地等标准认定。

  其实在2011年两会期间,教育部部长袁贵仁就表示,教育部正在研究异地高考问题,因为涉及的人比较多,所以该问题比较复杂,北京、上海都在研究办法,教育部会和接收这些学生比较多的地方逐步共同推进“异地高考”。袁贵仁还表示,解决这个问题的时间不会太长。但目前此问题的解决还无明确时间表。

  有媒体分析认为,实现“异地高考”最大的阻力在于地方政府,“地方政府担心的是,教育资源不足和人口压力过大。”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研究员储朝晖认为,如果整个社会城乡之间不存在不均衡、不平等的问题,务工人员子女在随迁地高考也不会成为问题。而现实的状况是,教育资源在分布上是不均衡的。一旦取消户籍限制,“高考人口”向大城市和录取分数线低的地区大量迁移将会发生。

  专家看法:

  “异地高考”难在“户籍+学籍”的高校报名

  对于随迁子女输入地高考的问题,不少专家认为,户籍不应成为高考的限制,应当是在寻求教育公平的前提下,实现以学籍作为指标接纳随迁子女参加高考。

  21世纪教育研究院(微博)副院长熊丙奇(微博)指出,“异地高考”破解的难点,涉及户籍制度和高校招生权这两个需要全国通盘解决的问题。他认为探索“异地高考”与破解“高考移民”是同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需要国家统一布局,很难靠一个地方进行试点。“异地高考”改革还应该与高考改革结合起来,现行的高校自主招生,还与统一高考联系在一起,而统一高考要求“户籍+学籍”相结合的报名制度。这就要求政府部门真正赋予高校自主招生权,打破集中录取。

  国家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韩民认为,“改革的方向应该是将高中的教育与高考脱离。像美国那样,SAT(学术能力评估测试)成绩是世界各国高中生申请美国大学学习及奖学金的重要参考,SAT也是统一考试,但它是一种能力测试,考的是学生有没有上大学的能力,分析、计算、语言表达能力等,而不是应试的能力。”韩民说。如果是这样,教材不统一的困扰亦不复存在。

  华中师范大学(微博)教育学院教授周洪宇(微博)认为,“异地高考”牵涉到资源和利益问题,因此必须面对现实,考虑利益平衡。比如,一个外来的学生在家乡已有一份教育经费,来到另一座城市之后,经费应当部分转移到流入地来,以此来平衡流入地和流出地的关系,一定程度上也减少流入地政府的顾虑。

  政策背景:

  教育部将制定随迁子女升学办法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把促进公平作为国家基本教育政策。”

  “异地高考”关乎教育公平,一直是网友关注热点。今年2月,教育部公布《教育部2012年工作要点》指出,要切实推进人民群众关心的教育热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保障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将常住人口全部纳入区域教育发展规划,将随迁子女全部纳入财政保障范围。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加强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优先安排农村留守儿童寄宿就读。指导各地出台并落实解决义务教育择校问题。

  《要点》将酝酿已久的高考改革写入其中,并明确将制定发布改革方案,包括制定高校面向贫困地区实施定向就业招生工作方案。规范高校自主选拔录取改革,逐步扩大改革试点范围。清理规范高考加分。

  《要点》指出,今年将启动实施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此外,今年还要扩大实施中小学和幼儿园教师资格考试改革试点和定期注册制度试点。印发幼儿园、小学、中学教师专业标准。稳妥推进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扩大试点工作。

  今年是实现教育投入占GDP4%目标的最后一年。《要点》表示,为了保证4%目标的实现,相关部门将成立落实4%工作办公室,建立健全财政拨款、监管的体制机制,进一步完善国家教育经费统计公告制度,制定高校财务信息公开办法。

 

    58天津家教网 www.58tjjj.com  编辑



上一篇: 58天津家教网--受教育权与户籍脱钩的力度还不够   下一篇: 小升初报名:钢琴全国金奖敌不过奥数证书

 周末时间不浪费,孩 ...
 天津艺术类考生数学 ...
 天津在校硕士生上门 ...
 天津大学生上门一对 ...
 天津58家教网教员 ...
 天津在校优秀硕士生 ...
   中小学课程类
 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奥数
   语言外语类
 韩语 德语 法语 日语 汉语 俄语
   音乐艺术类
 钢琴 小提琴 电子琴 萨克斯 吉他
大提琴 打击乐 单簧管 古筝 美术
   体育益智类
  网球 羽毛球 乒乓 围棋 国际象棋
   服务以下地区

   包揽名校师资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58家教网 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