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毕业生人数680万创新高 如何迈过就业坎?
请家教热线:
13752559398
首页 > 中国毕业生人数680万创新高 如何迈过就业坎?

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最新统计显示,2012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预计680万人,创历史新高。6月以来,首批“90后”高校毕业生陆续离校,他们能否顺利就业备受关注。

热门专业就业趋冷、就业满意率不足五成、高学历就业难……记者日前走访上海、江苏、重庆等地高校发现,在总体就业率超过90%的局面下,一些新现象、新问题值得重视。

报名时热门,毕业后为何就业“趋冷”?

南京工业大学计算机专业的应届毕业生小吴找工作很纠结。“高考(微博)填志愿时,听说计算机很热就报了这个专业。”小吴告诉记者,毕业后才发现,市场上的研发和技术岗位很少,本科生几乎没有机会。和班里很多同学一样,他最终签了一个电脑销售的岗位。

和小吴有相同遭遇的高校毕业生还有不少。以热门专业“国际金融与贸易”为例,由于近年来贸易类企业不景气,用人明显减少,学生多数选择转行。中国社科院近期发布由麦可思研究院撰写的《2012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显示,因为就业率和薪资低,计算机科学与技术、国际金融、工商管理等专业被亮“红牌”,其中相当一部分是近年来高考报名时的热门专业。

“一些热门专业就业趋冷背后是高校开设专业缺乏理性。”复旦大学学生职业发展教育服务中心主任陈浩明说,以计算机、工商管理等专业为例,社会的实际需求量是很大的,但由于各类大学不管条件具不具备,都纷纷开设这些专业,造成供给相对过剩,影响毕业生就业。

江苏省教育厅厅长沈健表示,近年来,部分高校设置专业、计划招生存在不理性因素,高校人才培养和市场需求脱节。针对这一问题,江苏探索实施招生指标与就业率适度挂钩,分类指导高校根据社会需求调整专业,提升高校培养人才与社会需求的“匹配度”。“毕业时再考虑就业已经相对滞后,就业关口应当前移到大学生入学前。”

“现在大学专业的‘冷’与‘热’,与宏观经济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关联度越来越强。”重庆理工大学招生就业处处长赵毅说,高校设置专业必须“顶天立地”,一方面要紧跟社会需求,另一方面要立足办学实际,以特色发展赢得市场。

就业率超九成,满意率缘何不足五成?

西南大学动物医学专业应届毕业生林莉希望找个专业对口的岗位,一直没有如愿。前几天,在学校老师的帮助下,她最终签约一家种猪产业集团。“我的理想是去一家纯粹的兽医院,成为一名医生,我的梦想一时还无法成真。”

林莉的个人感受引发了很多大学生的共鸣。第三方调查机构麦可思研究院的数据披露,2011届大学毕业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0.2%,但在已就业的毕业生中,只有47%对自己的就业现状表示满意。专家认为,就业率和满意度之间的反差,既反映了当前大学生就业期望值较高的主观因素,也暴露出当前中国高校职业生涯教育缺失的客观原因。

“应届生求职网”CEO曹洪涛认为,一些“90后”大学生在就业中期望值太高,过于注重自我价值,忽视社会现实。在严峻的就业形势下,大学生初次就业就要找一个薪资高、有兴趣、前景好的工作是不太现实的。“大学生要弄清楚自身愿望和社会要求的距离,理性选择岗位。”

“一些大学生对岗位挑三拣四,总想一步到位。”上海交通大学(微博)就业服务和职业发展中心主任钱静峰认为,就业满意度低还暴露出目前高校的职业生涯教育缺失,很多毕业生不知道找什么样的工作,在择业和就业中摇摆不定。在欧美等国,大学生一进校就有导师帮助其制定职业发展规划,很多毕业生定期“跳槽”,不断提升岗位的含金量。

业内人士呼吁,高校应加强对大学生的职业生涯教育,帮助毕业生综合长远看待岗位背后的价值,制订适合自己的职业生涯规划。

技能型人才缺口大,如何扭转就业结构性矛盾?

记者在江苏、甘肃、重庆等地调查发现,一方面,企业难以找到所需的大量技能型人才,另一方面,硕士、博士等高学历毕业生就业形势日趋严峻,极端情况下还出现学历与就业率倒挂现象。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硕士小刘告诉记者,她一直想进高校任教,本科毕业时高校要求至少是硕士,没想到她硕士毕业后,高校要求提高到博士以上,“找工作就像买房,提高学历的速度远远赶不上岗位标准提高的速度。”

“高学历并不意味着高能力!”江苏红豆集团人力资源部相关负责人说,在很多专业性不强的岗位上,研究生并没有表现出明显优势。以平面设计师岗位为例,本科生的月薪在2000元-3000元,而研究生在4000元-5000元左右,而研究生的水平并不高多少,“综合考虑,公司更倾向于要本科生。”

“高学历就业难现象,表明当前大学生就业的结构性矛盾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扭转。”钱静峰表示,近年来,随着国内硕士、博士扩招过快,高学历毕业生人数快速增长,远远超过市场实际需求。同时,扩招还造成高学历人才培养质量偏低,难以满足国家建设要求。

南京师范大学教科院副教授殷飞认为,培养动手能力强、企业欢迎、适应市场需求的技能型人才是破解当前就业困局和促进产业结构调整的有效途径。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国家应进一步从政策和资金上向职业教育倾斜,尤其是要重点发展高等职业教育。“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当务之急是如何加强校企合作,提高技能型人才的培养质量。”

来自:www.58tjjj.com



上一篇: 当今高考“状元榜”还有多少意义   下一篇: 夏令营种类繁多,6招教您如何选.

 周末时间不浪费,孩 ...
 天津艺术类考生数学 ...
 天津在校硕士生上门 ...
 天津大学生上门一对 ...
 天津58家教网教员 ...
 天津在校优秀硕士生 ...
   中小学课程类
 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奥数
   语言外语类
 韩语 德语 法语 日语 汉语 俄语
   音乐艺术类
 钢琴 小提琴 电子琴 萨克斯 吉他
大提琴 打击乐 单簧管 古筝 美术
   体育益智类
  网球 羽毛球 乒乓 围棋 国际象棋
   服务以下地区

   包揽名校师资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58家教网 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