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年该如何面对“成功趁早”的焦虑感
请家教热线:
13752559398
首页 > 青年该如何面对“成功趁早”的焦虑感

      近日,中国青年报的一项网络调查显示,93.3%的受访者感觉当下青年急于成功的心理较为普遍。受访者中,70后占35.0%,80后占47.5%。

  很多人会对这样的调查结果表示担忧,但笔者认为倒也不必,且不论调查的科学性到底如何,单就“急于成功”这种心理,这并非是这一代中国青年独有的现象,年轻人初入社会,又是风华之年,对自己的未来有期待甚至有不切实际的要求,这几乎是每一个人都必经的人生一幕,这并非一定就不好,它同样也是有闯劲,有梦想,好上进的表现。

  其实,需要注意的并不是“急于成功”这种心理,而是青年乃至整个社会眼下对于成功的定义,这种“急于成功”,往往表现在出名趁早、赚钱趁早、结婚趁早、买房趁早……越来越多的人生怕落在别人后面,网上甚至流传一句话,“到30岁还不成功,你就没希望了!”

  仔细观察这各种“趁早”,会发现它们几乎无不与财富和物质相关,诚然,金钱、权力、名气、地位等等的确意味着成功,但是如果只有这些才是成功的标准,则无疑是把成功扭曲和狭隘化了。

  这与时代大环境不无关系:三十多年的改革开放,让中国社会有了革命性的转变,人们对财富的追求,不再像过去那样遮遮掩掩,这当然是进步;但社会转型期,也意味着旧有价值观退潮的同时,新的主流价值尚待成型和完善,面对突如其来,令人眼花缭乱的各种诱惑,人们陷入对物质财富的浮躁追求,也是在所难免的事情。特别是在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人们基于对周边人的压力,以及对于未来不确定的担忧,更加剧了“万事趁早”的焦虑。

  尽管调查也显示,对于成功的标准,排在前两位的分别是“实现自我价值”(76.2%)、“家庭美满”(60.9%),远远高于有社会地位,赚足够多钱、有房有车、出名等世俗要求,这固然表明青年人并不是不知道成功的标准应该是多元的,然而现实情况却是很多人特别是年轻人,为世俗标准疲于奔命,埋头干活,忘记了自己是缘何出发。

  这恰恰说明了知易行难的道理,竞争压力、攀比心理、不确定的焦虑……种种现实存在,确实让年轻人有点轻松不起来,但是,青年人也不应就此陷入焦虑,既然认同成功标准是多元的,那么接下来该做的,就是认识自己,明白自己的价值所在和实现方式。而青年自身之外,整个社会,特别是青年的长辈们,也应该对青年更加宽容。社会的发展进步,有赖于青年一代的健康成长,让他们在自由的空气中放飞梦想,而不是陷入固有的世俗窠臼,实在应该成为社会的共识才是。

   www.58tjjj.com 58天津家教网



上一篇: 汛期遇暴雨洪水等自然灾害学生可停课   下一篇: 盘点就业面最广的十大高考专业

 周末时间不浪费,孩 ...
 天津艺术类考生数学 ...
 天津在校硕士生上门 ...
 天津大学生上门一对 ...
 天津58家教网教员 ...
 天津在校优秀硕士生 ...
   中小学课程类
 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奥数
   语言外语类
 韩语 德语 法语 日语 汉语 俄语
   音乐艺术类
 钢琴 小提琴 电子琴 萨克斯 吉他
大提琴 打击乐 单簧管 古筝 美术
   体育益智类
  网球 羽毛球 乒乓 围棋 国际象棋
   服务以下地区

   包揽名校师资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58家教网 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