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万人呼吁“两会”代表委员推动异地高考
请家教热线:
13752559398
首页 > 九万人呼吁“两会”代表委员推动异地高考

3月1日,全国九万多“随迁子女”家长发布了致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的公开信。他们要求代表委员在“两会”上关注教育公平问题,推动“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政策尽快落实。

公开信吁落实“就地高考”

所谓“随迁子女”,即因为父母离开户籍所在地到异地工作,随同父母来到异地就读中小学的未成年子女。2005年以后,中国高考报名严格限定实行“学籍”和“户籍”双认证,学生只能在户籍所在地报名参加高考,非本地户籍学生即使拥有一地学籍,也无在当地参加高考的权利。

2000年以来,中国各地全面推动高考“自主命题”,现在已有过半数的省份实行本省区市单独命题,不同省区市之间,不仅考卷难易程度不同,分数线高低存在巨大差异,甚至连命题范围和考试科目都有区别。由于高考命题是高中教育的指挥棒,不同省区市的高中教育也由此产生了巨大差别,使得在异地求学的学生已经丧失了回到原籍地参加高考的条件。少部分在异地就读的学生最终即使回乡参考,一般也铩羽而归;而更多希望能够顺利通过高考升学的学生,则不得不在高中甚至初中阶段就回到原籍地就读,与父母分离而成为“留守儿童”。

家长们的公开信指出,当前全国已有2.6亿流动人口,其背后是5800万留守儿童和2700万随迁子女。“异地高考”问题一日不得到解决,就会有数千万的孩子面临失去良好教育的困境,会有数千万个家庭遭遇分隔两地的痛楚。

从 2010年7月起,全国各地的随迁子女家长先后行动起来,争取“取消中高考户籍限制”,使随迁子女获得在经常居住地平等接受教育的权利。随迁子女家长已经到教育部请愿二十余次,要求教育部尽快允许随迁子女就地高考。北京、上海、深圳等地的家长还曾到当地教委或教育厅陈情,要求当地尽快允许“异地高考”。随迁子女家长发起的《取消高考户籍限制呼吁书》签名活动,到今天起已经征集到超过9万个签名。

2011 年3月10日,教育部长袁贵仁曾表示正在调研“随迁子女”异地高考方案。同年8月,温家宝也表示:“要逐步健全随迁子女义务教育公共财政保障机制,由输入地政府负责;抓紧研究制订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输入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但至今为止,中央政府仍未拿出实施“就地高考”的具体时间表。

家长们在公开信中呼吁,“两会”代表委员“倾听2.6亿流动人口的心声,体恤千万学子的渴盼,呼吁‘取消高考户籍限制’的政策尽早落实”。

2011年10月24日,张千帆等 15位法律教育学者曾联署致信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再次呼吁“废除高考户籍限制”。2011年10月29日,随迁子女家长发布《异地高考“民间方案”》,建议各省区市以学籍取代户籍作为高考报名依据,允许非户籍居民子女在经常居住地参加高考。此后家长又多次前往教育部陈情,但教育部的答复始终是“异地高考” 仍在调研。

“控人口”博弈

由于中国大学招生指标按地域划分,不同省市之间,高考录取率相差巨大。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考生考取全国一流高校的概率甚至比河南等省高出10倍左右。有人担心,放开“异地高考”会产生大量“高考移民”,进一步加剧京沪穗深等大城市的人口膨胀。也有一部分京沪本地户籍居民在网络上公开表示,反对高考权利对外地户籍学生开放。

北京大学宪法学教授张千帆曾在财新《新世纪》撰文指出,常年在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工作的非本地户籍居民,与当地市民一样是纳税人,只不过在目前尚待改革的户籍体制下没有本地户籍而已。他们理当在医疗、福利和教育等诸多方面享受和当地居民同等的宪法权利。剥夺他们的随迁子女就地参加高考的基本权利,于情于理于法都是说不过去的。

张千帆认为,对放开“异地高考”的种种担忧,潜台词都是城市长期依靠歧视积聚了种种特权,如果允许外地人进来平等分享,必然加剧各种“移民”。面对这一现象,城市的自然反应是继续走歧视的老路,不让打工者分享城市的利益,甚至把他们的子女赶出去,这种做法饮鸩止渴。他说,造成这些现象的根源恰恰是歧视本身。“高考移民”的根子无非是京、沪等高等教育资源集中的省市靠招生地域歧视形成的巨大高考特权,正是种种特权造成这些省市人口密集、交通拥堵乃至房价畸高。不全面消除歧视,就不可能从根本上解决中国城市面临的各种困境。

有专家对财新记者表示,决策者不允许异地高考,实质并不简单是捍卫某些群体的高考特权,而是出于限制大城市人口的考虑,但大都市圈的发展是当今时代的趋势,中国人口向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三大区域的集聚是不可逆的,决策者不应该逆潮流而动,以对外地人的歧视政策限制人口自由流动。

山东破冰试验

2月29日,山东省公布《山东省普通高校考试招生制度改革实施意见》。山东宣布,从2014年起,高中阶段在鲁有完整学籍的非本地户籍居民子女可以在山东参加高考,并享受与山东本地考生同等的录取待遇。山东成为首个全国首个允许“异地高考”的省份。

2010 年7月,《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发布,其中明确将“研究制定进城务工人员随迁子女接受义务教育后在当地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当年底,山东省、湖南省、重庆市三地作为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地区,探索流动人口子女在流入地平等接受义务教育和参加升学考试的办法。

虽然山东已经宣布放开“异地高考”,但湖南、重庆两省市仍无动作。2011年,湖北省曾一度计划从2012年起允许非本地户籍居民就地高考,但后来这项改革夭折。

山东省方面表示,由于山东流出人口超过流入人口,因此具备开展此项改革的条件。但由于山东本身属于高考大省,重点高校录取率大大低于全国平均水平,很多人质疑山东省放开“异地高考”,外地户籍居民未必愿意让孩子在鲁高考。有教育专家指出,山东省此项改革,象征意义大于实际意义。破解“异地高考”困局,必须在京沪等直辖市重点突破。

随迁子女家长在获悉山东允许“异地高考”后,都对山东的实践表示了支持。有家长对财新记者表示,山东允许“异地高考”,说明“异地高考”已经具备实施的可行性。他们希望全国各省都能够尽快跟进,出台类似政策措施。

www.58tjjj.com   58天津家教网



上一篇: 数学作业难致晚睡 上学途中骑车睡着摔断鼻梁 --   下一篇: 撤点并校10年考:校车事故频发加剧撤校质疑

 周末时间不浪费,孩 ...
 天津艺术类考生数学 ...
 天津在校硕士生上门 ...
 天津大学生上门一对 ...
 天津58家教网教员 ...
 天津在校优秀硕士生 ...
   中小学课程类
 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奥数
   语言外语类
 韩语 德语 法语 日语 汉语 俄语
   音乐艺术类
 钢琴 小提琴 电子琴 萨克斯 吉他
大提琴 打击乐 单簧管 古筝 美术
   体育益智类
  网球 羽毛球 乒乓 围棋 国际象棋
   服务以下地区

   包揽名校师资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58家教网 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