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自主招生考试 付出与辛苦不值一提
请家教热线:
13752559398
首页 > 博弈自主招生考试 付出与辛苦不值一提

上周末,包括“北约”“华约”和“卓越联盟”在内的名校自主招生联考扎堆进行。但对多数高三学生来说,这场大战与己无关。

数据显示,近几年参加各高校联考笔试的考生中,大约只有10%能被预录取,获得加分优惠,其余90%的学生都在陪考。然而,在复旦、交大等多所名校实际录取的考生中,通过自主招生途径被录取的,又占了学校录取总数的七八成。

“裸考”进入名校,希望越来越渺茫。也正因此,原本只有优秀生才能望其项背的自主招生考试,如今却更像一场“海选”。考名校的机会,谁都不愿放弃。

最近,当记者走近一些名校尖子生,以及那些守候在考场外的尖子生家长,这才发现,即便是这些已经入围的“幸运儿”,也有很多烦恼。

有人纠结,有人惆怅,有人诚惶诚恐,也有人从绝望中看到几许希望——关于自主招生的博弈,正在进行中。

尖子生博弈——“保底”的代价,或许就是放弃兴趣

2月11日下午5点30分。建国西路145号上海电视大学卢湾分校门口,陈琴默默地守候着。她穿着一件厚厚的灰色羽绒服,戴着黑色呢帽,脸已经被冻得通红。

陈琴周围,很多和她年纪相仿的中年人都哆嗦着,两眼紧盯着电大铁门里的教学楼——他们是一群陪考家长。这一天,“北约”和“华约”的自主招生笔试同日开考。

今年,沪上参加“北约”考试的学生只有300多人,只是报名“华约”考生的十分之一。

陈琴的女儿晓夕,就读于杨浦区一所实验性示范性中学,是为数不多的“北约”考生。

5点40分左右,晓夕出现了,脚步欢快得像只小鸟。一天的考试结束了,整整6个小时,5门科目的考试,但她脸上看不到疲倦,还兴奋地和妈妈说着考试题目。

陈琴几乎是推着女儿往前走,她并不希望晓夕声音太大,引来旁人关注。其实,晓夕是学校的直推生,参加“北约”考试前,她已经和中学签了约。理论上说,这类学生没有必要再来搏击“北约”自主招生的入场券,但陈琴可不这么想。

诱惑来了:免试直推

走过永嘉路,天色黑了,人少了。眼看记者一路随行,陈琴叹口气,放缓了脚步。“我们今天来考试,只是碰碰运气,希望能多一个机会。”

晓夕不仅就读于一所名牌高中,还是理科实验班的学生,班里的排名在第十位左右。

去年11月,复旦、交大、同济等名校直推生的名额表,陆续下放到她的高中。直推生的“待遇”是,不用参加笔试,可直接进入自主招生面试环节。

在征询班级前十五名同学的直推意向后,班主任告诉晓夕,她的排名只能领到同济直推生的表格。晓夕想都没想,直接“拒”了同济的直推资格。

晓夕的家,就住在复旦边上。打读高中起,她就把进入复旦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高二开始,晓夕就在为参加复旦自主招生水平测试(俗称“千分考”)作准备。她知道,这所名校更喜欢能“十个手指弹钢琴”的学生,知识面要宽,每门功课都不能偏废。高二下半学期,成绩很不错的她还在课外参加补习班,巩固并加深历史、地理、生物等课程的学习。一学期约莫5000元的补习费让晓夕觉得,自己“正走在通往复旦的路上”。也正因此,她认为,考同济是没有必要的。

总得拿个学校“保底”

“我一听说有这个事情,第二天就跑去学校了。”陈琴记得那天的情景:当女儿回家告知她,已经婉拒同济的直推生资格后,她马上就打电话给班主任,约定第二天“重新商量”。

商量的结果是:晓夕先填同济的直推生表格。“总要拿一个学校保底吧?至少填了表格,稳进同济了。”

但班主任也和陈琴“约定”:拿了直推生表格,就必须承诺在高考(微博)时会报考填表的那所大学。道理不言自明:如果直推生改投他校,就等于浪费了一个宝贵的名额,挤占了别人的机会。

晓夕很快通过了同济的资格面试,成为直推生。这就意味着,她在高考时必须把同济填在第一志愿的A档。至于复旦的千分考,只能放弃。

“班主任告诉我们,报名复旦和交大的自主招生考试,都需要中学提供材料证明,要敲章。”如果晓夕“违约”,学校不会为她敲章、提供证明身份的材料。陈琴只能安慰晓夕:“我们家离同济其实也很近,同济也是名校。”

11月下旬,班级的直推生各就各位。晓夕不久后听说,一些成绩排名在她后面的同学都去报考了复旦的千分考和“华约”考试。

报“北约”,赌一把

可陈琴渐渐发现,自己其实很“鲁莽”:同济直推生的待遇,并没有多少“优惠”。“凭她现在的实力,裸考进同济估计没问题;但是如果要在同济读一个好专业,光靠直推生资格根本不够,她还是要在高考时考出高分。”

或许女儿当初拒绝直推才是对的,可后悔已经来不及了。作为一种“补救”措施,陈琴决定让晓夕报名参加“北约”的考试。

“北约”联盟中的北大和港大在上海招生时仍属于零志愿录取,晓夕报考这两所学校不算“违规”。但娘俩都清楚,考北大和港大纯属碰运气,十之八九是考不上的。

在“北约”考场门口候考的一整天,陈琴心情异常复杂,好几则消息从她耳边飘过,每一则都在她心里砸下重重一锤:

晓夕学校里,除了排名靠前的直推生,另有60多人通过了复旦千分考的笔试线;

候考时,有个爸爸跳出来说,他的孩子是交大直推生,但仍然报名参加了复旦千分考。“报名复旦的考试根本不要中学敲章的,我孩子考了700多分,中学有什么理由拦着不让他面试?”这位爸爸知道陈琴的情况后,埋怨她实在“太老实”……

“妈妈,我要是考上北大,会不会读新闻或者法学专业呢?”走在回家的路上,晓夕突然一问,声音清脆悦耳。

“你呀,就是爱幻想。”陈琴已经接不上话,只剩下很多很多的“如果”——

“高一的时候,她本来要选文科的。如果不是我建议她读理科,或许现在文科综合排名更靠前,可以拿到复旦直推生的表格。”

“高二就准备复旦千分考,是不是太早了?如果当时只抓数学和物理,理科排名上去,也可以拿到复旦或交大的直推表?”

“去年年底,如果我没有去学校,说不定……”

陈琴很纠结:晓夕考复旦,只剩下高考一个机会;但如果这么做,就是“不仁不义”。“占了一个名额又不去考,以后肯定要被人家说的。”

考生家长写照——为孩子“付出”的冲动,难以抑制

同为候考家长,张先生也很焦躁,但和陈琴完全不同。

“我们就考交大一所学校。这次能考上最好。不能上,高考再考。”站在杨浦区国顺路288号——“华约”考场门外,张先生觉得,自己可能比孩子更紧张。

虽然孩子也就读于徐汇区的一所实验性示范性中学,但他知道,孩子和孩子之间是有差距的。“有些人天生是读书的料,而……”

张先生的话说到一半,身为父亲,他不太愿意在眼下这个最关键的时候说孩子“能力有限”。但在他看来,孩子能拿到“华约”笔试入场券,极有可能是从高一开始就不断进行“教育投资”的结果。

高三,搬离学校

“我儿子高一就开始补课了,他比较‘要’,我就跟在后面掏腰包。”张先生家住浦东,收入不高,妻子常年失业在家。

“知识改变命运”,待孩子考上名牌大学、找到好工作,或许家庭的经济情况会有所改观。这层朴素的道理,让张先生夫妇愿意为孩子付出一切。

张先生说,孩子除了数学成绩拔尖,别的科目成绩平平。本来以为凭借数学竞赛可以“走捷径”,被名校看中,结果竞赛成绩并不理想。

“华约”自主招生考试,被认为是一次重要的机会。如果数学考得非常好,或许也会让一些名校侧目?但张先生不敢有太多幻想。眼下,他唯一的盼望是高考快点到来,这样,孩子和他们夫妻俩都能早点“解放”。

从孩子读高三开始,这个经济本不阔绰的家庭就有了另外一笔大开销:在学校边上租房。

寄宿制高中的学生,很流行的做法是高一高二住读,高三搬离学校。张先生深谙其中原因:孩子晚上要看书,可学校熄灯时间有规定;有时候有的孩子要早睡,有的还要看书,根本无法协调,会相互影响学习。

孩子申请走读后,每天从徐汇赶到浦东的家里显然太远,所以最后只能在上海南站地区租了一间老公房。每天下了学校晚自习,就在出租房里温习一会儿功课,然后睡觉。第二天早上7点多赶到学校上早自习。

陪读,辛苦不值一提

自从租房后,妻子也变得异常忙碌。担心孩子的安全和饮食,妻子不得不每天从浦东赶到上海南站附近的出租屋里,照顾儿子的生活起居。由于房间太小,条件有限,她晚上又要折回浦东的家中。

张先生出于工作需要,只能住在浦东。这样,一家三口能团聚的日子,只有周末。

不过,妻子的辛苦,在张先生看来不值一提。作为高三生的家长,他时而感到愧对孩子。同样是家有考生,若拿家长之间的“付出”做个横向比较,也足够让人瞠目。

在一些名牌中学,有的孩子家长中的一方会辞去工作,全职陪读,和孩子一起走过考大学的日子。也有家长会在孩子高考前向工作单位提出几周甚至几个月的休假,监督孩子复习。

在经济条件稍好的家庭,三口之家会在学校边上租房子。这样既方便孩子上课,一家人也能住在一起。

沪上一些名牌高中附近,基于高三学生租房的刚性需求,一些条件很一般的出租房,动辄开出高价。月租四五千,是很平常的事。

“付出”,已进入倒计时

“我们没那个条件,但花钱也像流水一样。”说到房租、说到钱,张先生掰着手指头算起账来:儿子高一、高二两年不间断地补课,每年花费至少两万元;高三的时候更紧张,为了提高各科成绩,准备交大的自主招生考试,每个周末都把老师请到家里单独“开小灶”。每月雷打不动的支出,还有近两千元的房租。这么一算,孩子高三的额外教育投资差不多已用掉了四五万。三年高中读完,差不多要支出九万元人民币。

“我和妻子文化水平都不高,功课上不能辅导他,除了尽量存点钱,还能帮他什么呢?”张先生只能叹气。

就在考场外候考时,另一笔隐形“支出”又随着一张传单飘到了张先生手上——某民办机构的自主招生培训班,40个课时3880块。

参加如此高价的所谓自主招生面试培训班,值得吗?家长们随即讨论起来。虽然也听说大学招办曾多次声明面试不需要参加事先培训,有的家长仍然掩饰不住为孩子“付出”的冲动。

“都已经花了这么多钱了,再花几千块,或许真的能提高孩子的面试成绩呢!”

“我们能为孩子服务,也就剩下几个月的时间了。等六月份孩子高考一结束,他就飞了。那时候我们再想做啥,都没什么事情可做了。”

家长的心情,只有家长懂。

(58天津家教网-天津家教机构www.58tjjj.com



上一篇: 河北将开展家庭教育指导服务 扩大儿童福利范围   下一篇: 2011中国教改:课外辅导占家庭支出最高

 周末时间不浪费,孩 ...
 天津艺术类考生数学 ...
 天津在校硕士生上门 ...
 天津大学生上门一对 ...
 天津58家教网教员 ...
 天津在校优秀硕士生 ...
   中小学课程类
 语文 数学 英语 化学 物理 奥数
   语言外语类
 韩语 德语 法语 日语 汉语 俄语
   音乐艺术类
 钢琴 小提琴 电子琴 萨克斯 吉他
大提琴 打击乐 单簧管 古筝 美术
   体育益智类
  网球 羽毛球 乒乓 围棋 国际象棋
   服务以下地区

   包揽名校师资

南开大学
天津大学
天津医科大学
天津中医药大学
天津财经大学
天津工业大学
河北工业大学
中国民航大学
天津理工大学
天津师范大学
天津外国语大学
天津科技大学
天津商业大学
天津职业技术师范大学
天津城建大学

天津58家教网 微信

微信扫一扫关注公众号